四川:研究推动陇电入川、疆电入川、藏电入川工程
編按:儘管民主行動黨標榜為多元族群政黨,但特殊的歷史發展關係,多年來黨員族群身份多為華裔。
編譯:荊柏鈞、柯昀伶、鍾依吟、黎柏君(南洋誌)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55期,為讀者挑選2020年2月22日至2月28日期間,有關馬來西亞、泰國、緬甸、印尼、新加坡、菲律賓等國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其中義大利截止昨晚確診889例,但外媒最新消息指出,目前病例已激增到1128例,至於死亡人數則是從8例增加29例。
針對外界的疑惑,中國醫界和專家近日陸續提出相關的歸納和分析。《經濟日報》報導,盧森堡今日宣布境內首例武漢肺炎確診病例,患者是剛自義大利返國的男性。」聲明還說,有關當局已在迅速調查這名患者是否接觸其他人,以提供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的相關資訊和建議。另一方面,微生物的規律都相同,感染者只要體內產生足夠抗體,通常不會再感染, 此外,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表示,「復陽」與患者的病情和體質有關,經醫學觀察,並沒有出現第二代病例的密切接觸者。另外有鑒於疫情爆發以來,不時傳出有患者治癒後又出現感染的「復陽」反應,以及有些患者染病後遲遲篩檢不出的情況。
法新社報導,衛生官員表示,這名來自愛爾蘭東部的男子「獲得適當醫療照護」,他們已對他採行武漢肺炎檢測和診斷,一切都按照規定。除義大利疫情嚴峻以外,歐洲愛爾蘭、盧森堡等國家亦分別於昨日及今日通報第一起武漢肺炎確診病例。這幾年積極發展觀光,是因為克國政府很清楚,賣國籍的塊錢好賺,但如果美國和歐洲持續因為反恐而施壓,而中國的經濟又有風險,那這條路遲早得轉彎。
1588年,西班牙無敵艦隊在海上遭到嚴重的挫敗。兩座島嶼都是相當富庶的地方,原住民加勒比人在此生活。只是,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政府最大的財政來源,其實是賣護照。這也是英國在直布羅陀、馬六甲和克里米亞做的事情。
漢密爾頓怎麼到尼維斯的,他自己很少講,只知道他母親是尼維斯人,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被送到紐約唸書,從此再也沒有回去過。汪小菲可能沒有搞清楚,如果媽媽的國籍,真的在這個位在加勒比海上小安地列斯群島上的小國,國民來台灣是可以得到免簽證待遇的。
從當代的國界角度看,可能會真的覺得漢密爾頓出身加勒比海小國很訝異,但以當時英國殖民者在美洲活動的角度觀之,應該一點也不奇怪。1783年,英法兩國為了北美洲停戰,承認美國獨立而簽訂的《巴黎條約》當中,再一次把聖基茨及尼維斯劃給在北美損失慘重的英國,可以說兩國軍隊在布里斯通城堡這一仗真的是為誰辛苦為誰忙。晚來的英國人想到了這件事,便和海盜合作,佔領了大多數小安地列斯群島。旅遊設施完善,國際投資雲集,旅館不貴,又有表現優異的蘭姆酒(Rum),又是英語國家。
這種狀況在當時的加勒比海屬於常態,西班牙人也一樣血腥鎮壓當地原住民,並從非洲引進黑人勞工、甚至華工來取代他們。英國成為大西洋上的新強權。而「發現」這裡的西班牙人,並沒有對這些小島發生興趣,他們更關注的是附近的幾個富庶大島,古巴、西班牙島(現在的海地和多明尼加)、牙買加和波多黎各。聖基茨及尼維斯也出過幾位名人,美國開國元勳(Founding Fathers)之一,華盛頓的堅強盟友漢密爾頓(Alexander Hamilton)就是出身尼維斯。
布里斯通城堡已經成為聯合國認證的世界遺產,漢密爾頓小屋也幾經整建,這裡欣欣向榮。維基百科上寫汪小菲那位據說不能來台團聚的媽媽,國籍是「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」。
這個國家沒有承認中國,但因為有利用大英國協護照的優惠鼓勵投資移民,不少中國人嫌美籍加籍難辦,會退而求其次選擇這裡。這些做法,也造成今日加勒比海地區複雜的人種,只是聖基茨及尼維斯兩個島嶼,從17世紀起,就再也沒有加勒比人的足跡,人種幾乎全部都是黑人或黑白混血,相較加勒比海上的其他國家單純,背後的理由卻很血腥。
只是西班牙人沒想到,大島雖然重要,但小島水淺可以停泊靈活的小船,而且又扼住了大島通往大西洋的門戶,早先有很多海盜活動,「虎克船長」、「金銀島」講的,都是加勒比海海盜的故事。只是尼維斯人記得很清楚,漢密爾頓在尼維斯的故居至今仍被保留,只是裡面空空蕩蕩,恰如當年美洲的氣氛,無論是白人、黑人、華人,來到此地都是新生,只是有些人帶著冒險氣息而來,有些人則是被迫走上悲慘的奴役命運。只是在帝國主義擴張的年代,列強瓜分土地,看的是地圖和利益,沒人在乎血戰的犧牲。九一一之後,也有很多伊朗商人選擇克國國籍,就為了可以自由出入歐洲。法國人非常訝異英軍的果決行動,畢竟要在海拔八百公尺的山丘上興建城堡,無論是土石搬運,或是武器運送,都非常困難。到了1626年,英國人和法國人把當地兇悍的加勒比人殘殺殆盡,並從非洲引進大量的黑人勞工取代加勒比人。
和其他加勒比海國家相比,聖克無論在交通、投資上,都算是表現比較出色,現在轉彎,未來還有機會擺脫財政壓力,如果繼續依賴賣護照維生,萬一國際局勢變化,難保不被波及,不知道汪小菲的媽媽是不是應該慶幸自己高瞻遠矚,早就辦好了克國國籍,來台灣和兒子團聚可以很簡單。今天的聖基茨及尼維斯,算是加勒比海上發展的還不錯的國家。
要不是因為前幾年音樂劇《漢密爾頓》紅極一時,大概也沒有人會記得他是尼維斯出身在此,先分享花蓮的新創陶瓷品牌「魂生製器」的故事,創辦人張靚妤與端木悐如夫妻斷絕後路,以一年的時間去找尋想做的事情,創業至今近五年,台北誠品、中正紀念堂等地都陸續販售他們的作品,並且定期前往日、法等國參展。
起初,她也面臨家人的關心,畢竟沒有收入是令人擔憂的,她知道要回頭接案子並不難,「但這樣會讓自己變得不上不下,如果一旦接案,就無法斷,那邊的錢太好賺了。」現在回想起來,能闖出目前的成績,也是因為當時斷得很乾淨,讓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。
「回來時,完全沒有想到未來要做什麼,只是純粹想要回家,找回一些沒有被時間、被現在的名聲、金錢所淹沒的本質。多年耕耘後,邸 Tai Dang成熟為一家服務與支援創業者的公司。回到台東創業,絕對會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轉折,在劉誥洋被諮詢的經驗中,他發現先不談論創業,僅「返鄉生活」,要適應的事情就非常多,而這些情況放諸台灣各地皆準。圖片提供:邸 Tai Dang 邸 Tai Dang 規劃了講演、展售等空間,讓被輔導的業者可以利用此地舉辦各種活動。
兩年多來,他們成功輔導近80家業者,串連更多的當地品牌,所接觸的創業者與想要創業的人更不勝枚舉。適應3:對家鄉了解嗎?能融入地方嗎? 地方不比都市,人脈網絡更為重要,任何一個返鄉創業者都需要考慮融入地方的問題,一方面是串連力量大,另一方面創業時期的困境,更需要有人一同商量與分享,若人際關係無法良好適應,找不到歸屬感,兩三年就又離鄉出走的大有人在。
【邸 Tai Dang的創業輔導方式】 原本的經驗加上政府的資源,邸 Tai Dang更完善的規劃創業支援系統,以孵化器的方式進行,請專業導師,並系統性的提供輔導與陪伴,透過定期開會,一起計畫未來的進度與目標,協助他們解決當下最重要的問題,讓他們可以繼續「活下去」,才有機會能根據每家業者不同的特性,逐漸修整出商業模式。於是,夫妻倆計劃回到花蓮定居,也準備在這裡生養下一代。
像是鳳梨王子楊宇凡回家承繼阿公的田,準備做農夫時,他的母親就很難接受,畢竟高中到大學的學業成績都很優異,是父母的驕傲。與許多返鄉創業的人一樣,張靚妤回到花蓮是生命中一個重要的轉折,由於職場的歷練讓她沉穩有計劃的進行,他們考慮到資金的準備、成本的控制,以一年時間的嘗試與準備,期間不忘初心讓他們堅持下來,換來肥沃的土壤,一年後,魂生製器就誕生在花蓮吉安的社區中,很快地就開花結果。
用創業協助創業者 2015年劉誥洋與陳怡萍夫妻移居到台東創業,創辦了「邸 Tai Dang 創生基地」,以co-working space開始服務,舉辦創業小聚,串連台東本地與移居的創業者,接著舉辦創業課程,協助想要創業的人獲得技能與資訊,這樣的模式在台東發展得非常順利,主要是因為本地的產業幾乎是微型規模,想創業但躑躅的人也多,正需要一個專業的基地協助他們,甚至是陪伴。除了一解鄉愁,其實選擇回到花蓮也有現實考量,首先是花蓮相對的成本較低,可以讓相同的創業準備金撐更久的時間,更堅持自己的理想,此外,還有生活的平衡、身體的健康都是無價的另一種收入。若不是有堅定的目標與強烈意志,考慮好自己要做什麼的人,心理上的挫折可能是最難突破的。」需要回到家鄉沈澱,是他們非常確認的事情,但只給自己一年的時間,「我們設下停損點,如果還找不出來自己要做什麼,就乖乖回去上班。
圖片提供:魂生製器 張靚妤一埋頭投入拉胚製作可能就是幾個小時,這只是創業辛苦過程的一部分。而在有些家庭中,父母更不能接受孩子放棄在外發展的機會而回家鄉。
台東,從台北搭火車至少要三個半小時,然後進入山與海的圍繞,出了城鎮,則是縱谷田野的一望無際,居民若不是從事農業,就只有觀光服務業,但工作機會也不多。並且協助業者爭取貸款、補助、獎助、競賽等資源。
而若創業方向與地方事務有關,更要小心謹慎,若原本沒有根柢,無法承繼長輩的基礎時,那麼要融入地方的門檻不低,即使不陣亡,撐下去也不簡單。沒有親身接觸過,無法了解回到家鄉卻依然感受不到「人不親土親」,開店做生意,得先掃雷,要懂得先來後到的規矩,別貿然搶了別人的生意。